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枢纽,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超25%,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里程突破500万公里。北京依托科研资源优势,在自动驾驶算法、车路协同系统等领域持续突破;天津凭借扎实的零部件制造基础,成为动力电池、氢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的研发高地;河北则以整车制造和物流网络为支撑,推动产业规模化落地。
三地联合打造的“2小时产业圈”已初具规模,覆盖顺义区李遂镇工业区、武清京清汽车产业园、廊坊安次高新技术产业园三大核心园区,实现电池PACK线、换电站等配套设施的跨区域协同布局。此次展会选址天津国家会展中心,正是看中其作为京津冀会展经济新引擎的战略地位,助力产业资源高效对接。
本届展会设置八大主题展区,覆盖产业链全环节:
新能源汽车测试馆:聚焦电池性能测试、整车安全验证等场景,宁德时代将展示固态电池耐久性测试系统,中汽研带来智能驾驶仿真平台,通过虚拟路况模拟加速技术迭代。
核心零部件专区: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、舍弗勒轮毂电机等新品实现“京津冀首发”,天津易鼎丰动力首发动力域控制器,助力新能源汽车实现更高效的能量管理。
智能网联技术区:速腾聚创M3激光雷达、东软睿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等创新产品亮相,华为MDC 810计算平台以400TOPS算力构建“数字视网膜”,实现暴雨天气下150米外锥桶的精准识别。
氢能与燃料电池区:国氢科技240kW燃料电池系统与国富氢能70MPa储氢瓶组完成适配测试,使重卡续航突破1200公里,天津港保税区加氢站网络模型展示商业化应用成果。
汽车后市场区:星星充电V2G充电桩、格林美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方案完善产业生态,推动新能源汽车从“制造”向“服务”延伸。
具身智能机器人区:新松机器人汽车焊接工作站、优必选物流搬运机器人提升生产柔性,展现汽车制造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。
产业园区/金融区:京津冀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、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及汽车产业链金融服务集中亮相,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、技术转化等一站式支持。
展会同期举办1场主论坛、3场分论坛及5大主题活动,推动产业深度融合:
政策解读与发布: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领导解读《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》,京津冀三地政府联合发布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白皮书》,并签约京津冀汽车供应链创新中心项目。
技术论坛:“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发展论坛”聚焦固态电池、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;“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论坛”探讨数据安全、车联网身份认证等议题。
2025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:京津冀高校与企业组队,在天津港自动驾驶测试区模拟港口物流场景,争夺“最佳商业化应用奖”。
自动驾驶未来城市嘉年华:观众可体验京津冀高速自动驾驶接驳车,参观基于5G-V2X的智能路口模型,感受未来出行场景。
智驾汽车消费周:联合京津冀4S店推出“以旧换新”补贴,消费者可试驾搭载华为ADS 3.0系统的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,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普及。
新能源行业采购大会:发布《京津冀汽车零部件采购需求清单》,推动京津冀整车厂与长三角、珠三角供应商对接,降低采购成本。
汽车产业投融资峰会:红杉中国、高瓴资本等机构现场评审“车规级芯片”“滑板底盘”等项目,单项目最高获5000万元投资,助力初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。
为提升参展体验,展会推出多项服务升级:
数字化服务:开通“国车展”小程序,提供展位导航、供需对接、直播预约等功能,并上线“京津冀汽车产业地图”,标注200家重点企业位置,助力企业精准触达合作伙伴。
交通配套:开通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至展馆的接驳专线,地铁Z2线“国展中心站”直达展馆,周边酒店推出“展商专属套餐”,含免费接驳、延迟退房等服务。
国际化对接: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、日本自动车工业会合作,推动京津冀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,并计划在东南亚、中东设立海外展区,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布局。
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,2025京津冀国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展览会以“链式创新”为路径,推动京津冀汽车产业从“制造基地”向“移动出行服务商”转型。通过整合三地资源,展会不仅加速了固态电池、氢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的商业化落地,更通过智能网联技术赋能城市交通,为“双碳”目标实现提供产业支撑。
2025年8月27日,天津国家会展中心,邀您共探汽车产业新未来!
参展咨询:15000870381吴先生
ys199018